评建动态 →
审核评估进行时│⑯本研一体、赛学融通 ——创新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日期:2025-04-07 作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我校是东北三省最早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设立的公共关系本科专业,1996年正式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20年该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公共价值导向,深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和实践创新,践行“学术引领+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递进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聚焦于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一、形成“青年导师+班导师+专职辅导员+朋辈榜样”共同参与学风建设联动机制

学院重点打造“本硕一体化”的社会科学实验班青年导师担任社科实验班指导教师青年博士教师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论文分享会、研究方法工作坊、小组深度研讨、学术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学术素养和协作能力。班导师以学业发展规划、专业理论学习、学习心理疏导为重点,解决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问题。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开展交心谈话、日常管理,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问题。学院选拔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分享推免、考研、考公、竞赛等心得会,发挥朋辈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学院还打造了多样化的学术沙龙品牌活动。如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的正良治理阅读经典读书会,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的“数字时代的公共治理创新学术论坛”,以“努力、成长、突破”为主题的“青年博士讲坛,以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专业竞赛和毕业论文一体化指导为目标的师生项目小组,以“易班学风建设专栏”学霸笔记展示等为代表的学业助力活动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发表期刊论文数量以及毕业论文的质量均不断提升,2024年本科生升学率达33.33%。

二、构建“课程+竞赛+实训”三位一体的技能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协同机制

学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优化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双创教育资源,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院以赛促学,定期举办各类管理技能大赛、创新项目路演、创业导师讲座等,助力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近三年获得竞赛类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3项。

坚持“大一大二厚基础、大三强能力、大四宽口径”人才培养理念,设计“进阶式”小学期系列实践活动。第一学年小学期开展管理类基本技能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政府和社会组织参观考察、公益活动、校外实践导师专题讲座等。第二学年小学期开展专业类单项技能活动,如社会调查大赛、公文写作大赛、SPSS软件数据分析大赛、MPA学员主讲的公共管理行业实务大讲堂、创新创业素质开发与培养等。第三学年小学期开展专业综合类实训活动,如公务员模拟考试大赛、事业编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会、考研与就业经验交流会、政府或企业研习等。

学院依托辽宁省公务员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国土空间优化中心等10个省级基地和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优质平台资源。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两邻”建设活动,聘用大四学生担任社区监察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学生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撰写资政建议

学院与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沈阳市民政局、沈北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沈阳市社保中心、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华润物业有限公司、沈阳大象集团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育人战略联盟,签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此外,学院组织“三下乡”“扬帆计划”等各种实践活动,开展“云端相伴”“金晖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三年来,学院共成立15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高达700余人次。

(公共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