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动态
审核评估进行时│③立足古生物学专业特点,探索“冷门绝学”专业发展新路径
日期:2025-03-10 作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古生物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古生物学专业是辽宁省唯一培养古生物学专业人才的本科专业,现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立足基础类“冷门绝学”专业特点,着眼于国家及辽宁省对古生物科研、科普及管理工作需要,以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和创新素质、掌握古生物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产出一流创新成果为驱动、以高层次教科平台建设为支撑”的优势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的“古生物学”本科专业。

一、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助推全方位育人

科学设计古生物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探索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新模式。在古生物专业课程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生物专业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精神。着力宣传我国老一辈古生物学家的事迹、我国在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专业情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OBE理念,打造学科专业一体化、产学研有效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打造“校所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与中科院“南古所”及“北古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二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占比,构建课程实践教学、野外实习、博物馆科普训练、校外实践基地实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强化“创新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主持项目达6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达10余项,省级项目20余项,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30余项,参与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三、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助推教育国际化

注重教育国际化,与德国波恩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国外学者来华授课或讲学,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知名专家100余人次。先后举办了“第十二届陆相古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白垩纪生物群及K-Pg界线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引导学生了解古生物领域前沿动态,提升对外学术交流能力与国际理解能力。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专业建设

近五年,学院总计获批各项建设经费超600万元,持续加大专业资源建设投入,逐步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教学环境及实验设施。现已建成化石标本实验室、公共微机室、磨片实验室、大型恐龙装架修复实验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先进实验教学仪器。建设学科专业图书室1处,收藏美国Dilcher院士捐赠的相关专业书籍、单行本及杂志2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