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师范)、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其中教育技术学(师范)和新闻学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数智化转型需求,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成立智慧教学虚拟教研室,着力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全面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成立智慧教学虚拟教研室,构建科教融合共同体
学院致力于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立智慧教学虚拟教研室,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教研室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专任教师全员参与,开展问题与目标导向的教学研究,定期举行经验分享与教研协作活动,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学院教师已逐渐发展建立科教融合共同体,整体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显著提升
学院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围绕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系统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对数智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度与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学习通、雨课堂、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教学工具,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育环境,创新学习模式,为数智时代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成效
学院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资源保障,鼓励教师开展在线课程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方式,运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工具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与研究。鼓励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应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资源,打造师生有效互动与生生协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投入度。学院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已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校级一流课程2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