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动态
审核评估进行时│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素质花开、特色绽放
日期:2025-03-15 作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专任教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27人,专任教师全院占比77.27%;教师队伍中获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人层次1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1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此外,学院获批省级教育实践平台5个。

一、学科竞赛:搭建专业能力提升的多维阶梯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知识竞赛、技能大赛、创新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辽宁省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人数占总学生数95%以上。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0余项,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实现了国家级一等奖零的突破。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积累了扎实理论基础,竞赛与所学专业的高契合度就像是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大门。未来,学院将不断激发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学生将在更大的竞赛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学院和专业发展书写辉煌的篇章。

二、实验室与产学研融合:解锁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新密码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近年来,先后与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无缝对接。2019AIIA杯人工智能巡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生荣获奖金一万元,展现了非凡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建设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实践教学场地、专业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环境和就业资源。基于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助力其更快成为行业优秀人才,为成为行业卓越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卓越之路:雕琢优秀师范生的摇篮

为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自2017年5月,学院建立卓越教师培养基地,从本科师范生中选拔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热爱基础教育的学生组成卓越教师班。卓越班采用“一二半半+X”的培养模式,搭建“三工程一基地”的卓越师范生培养体系。2024届学员初次高质量就业率92%,对口就业率100%;多名学生推免考取到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2人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其中55%为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学院将不断通过教师教学技能及教学数字技术提升训练,夯实学生教师基本技能,提升教学能力,在教育画卷上绘就辉煌贡献之笔。

四、“一站式”服务:深化党建领航育人新篇章

秉承持续发展与突破创新理念,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探索创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坚持学生中心,优质的平台服务模式不仅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更积极践行“一线规则”,将领导力量、党建工作、思政教育、班导师队伍引入学生社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站式”服务为学生营造了便捷、舒适、高效的育人环境,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教育体验。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一站式”服务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开创“三全育人”服务新篇章。